2018年度校优秀共产党员标兵-徐继山

发稿时间:2018-07-09浏览次数:643


一、扎根岗位、潜心教学。

坚持教师“教书育人”的职责,积极承担教学任务,先后讲授了《煤矿工程地质学》等4门课程,以及大量的野外实习工作,年平均工作量250学时以上(课堂160学时);积极研究教学方法,主持中国矿业大学教改项目3项,其中,已结题2项,分别为教改普通项目“结合地质学史的地学通识课程教学方法研究” (2015-2017,项目编号2015QN14)、网络在线课程建设项目“第四纪里的那些事儿——解析《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》”(2015-2016,项目编号2016MK08),在研1项。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,及时整理、总结经验,撰写并发表相关论文2篇,分别是《史理结合式地学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》、《试论地学教育中通识课程的“里”与“面”》(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,20162月)。

二、借助平台、推动慕课。

以江苏省“品牌专业”建设为契机,以校内优质教学资源为平台,积极推进地质工程专业系列课程“慕课化”,旨在用慕课“建”好地质课,在地质课中“用”好慕课。主持并建设慕课2门,其中,已验收1门,“第四纪里的那些事儿——解析《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》”;在建1门,“工程的智慧——解析《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》”。后续,将在校、院有关部门的带领下,努力实现校内首个“慕课化”专业的目标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实践中,由本人所带领的课程团队摸索并形成了一整套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,即“三结合”慕课教学体系,将“线上与线下”、“课内与课外”、“专业与通识”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,并已形成校级教学成果,逐步推广。

三、课程思政、专业示范。

坚持“立德树人”的教育理念,思想政治教育引入专业课堂中来,利用微课视频传播渠道,形成示范带动作用。2017年,积极申报并通过了由校教务部、宣传部设立的“课程思政”示范项目,依托于专业概论课(《地球科学概论》),建设课程选题为“一带一路说地质”,并逐步推广至全校、全专业。此外,在教学工作中,注重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,目前已拍摄、制作完成微课2,分别是《地裂缝——大地的伤痕》、《五行说地层——中国第四纪地层的一般特征》,分别在2015年、2017年度获校级初赛一等奖、省级决赛二等奖。

四、追求科学,研教转化。

以校“双一流”学科建设为动力,把握地球表层系统灾害这一研究方向,努力开展科研究工作。在科研方面,主持项目4项,其中,已结题3项,分别为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——华北平原典型长大地裂缝成因机理研究(2014-201622万元),中国国土资源部专项基金项目——苏南平原区地裂缝成因机制及预警研究(2014-201620万),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——渗水作用下地裂缝活动模型试验研究(2014-20162万);在研1项,为中国矿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——断层控制型地裂缝成生机制试验研究(2017-201920万)。发表SCI论文2篇,已接受(待刊)1篇,发表于《Engineering Geology》等国际著名刊物。在此基础上,积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,形成教材1部——《通识地球科学》(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,2016)。